古人无裤!你敢相信吗?这些朝代的人们是不穿裤子的

发布时间:2025-03-18 00:42  浏览量:4

我这么一说,有朋友一定会说:你少胡吣,我看古装剧,哪怕是上古时代的人物,也都有裤子穿。

那是自然,屏幕上不穿裤子的,多是东洋佳片,凡是让看的,自是有裤子穿的。

《易经·系辞下传》有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神农氏、黄帝、尧、舜在历史上一直以半人半神的形象存在,这一点咱们不必要细究,只说里面的衣裳二字,说文中解释的很清楚,上为衣、下为裳,以腰为界。

说文中又说:腰,身之中也。

也就是身体中间部位是腰。现如今很多人是没有腰的,光有肚子,没辙,谁让现在生活水平高,人吃的好呢。我有一段时间,也是没有腰的,后来饿了一阵子,好歹算是有一点腰了。须知道,“狮哥”当年也是练家子,可谓一身腱子肉,腰比女人细、胸比女人大,现如今彻底废了,腹肌变成了一块,胸也垂了,胳膊也细了,正如刘备感慨,髀肉复生,好不悲哀呀。

接着说回衣裳,按照古人的逻辑,一个人从头到脚二分之一处,大约以肚脐为中心点,反向绕身一周,如此便是一个人上下的分界线,上身穿的,不管是内衣外衣、风衣、雨衣,称之为衣。罩在衣服外面,搭在肩上的,为披,也就是披风。肚脐眼以下,则是裳,也就是遮蔽下体的服装。说白了,就是一块布,相当于现在女人的裙子。里面光板有毛,除此之外,啥也没有。

后来,出现了一种名为“袴”的东西,这东西好比后来的绑腿,是一种胫衣,只存于膝盖以下,膝盖以上,依旧是光光溜溜。袴的出现大抵是为了给小腿防寒,顺带着起到保护作用,而外面依旧是从头到脚、扯天连地一块布,从外面看倒也什么也看不见,所以甭指望能占女人们的便宜。

说到这里,恐怕仍有朋友不服气,你废话这么多,那里可以证明古人里面不穿裤子?你敢不敢把证据拿出来!

当然敢,有嘛不敢的。

《礼记·曲礼》当中就说过:暑毋褰裳,褰则下体露。

也就是说,大夏天甭管天气多么的热,你也不能把腰部以下那块称之为裳的布拉起来,因为你一旦拉起来,你里面也就让人看光光了。如此,是为失礼。用现在的话说,你这叫耍流氓!

《礼记·内则》中说:不涉不撅。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过河的时候担心湿了衣裳,就把下面拉高,那样一来,又要被人看光光。

《拾遗记》还说:苏秦、张仪同志好学,遇见坟籍,行路无所题记,以墨书掌及股里,夜还而抄写。

这个就更明确了,苏秦、张仪有着同样的志向,又是同样的好学,遇到好文章,赶紧用墨水记在手心和大腿上,回到家,再抄写到别处。正是因为没有裤子,所以才可以抄写在大腿上,这倒不失为一种便捷方式。如果有裤子的话,总不能见了文字就往裤子上抄,那样一来,那条裤子也就没法要了,也一定会留下学知识太费裤子的典故。

《墨子·公孟篇》也说:是犹裸谓撅者不恭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脱光了的人,没有资格嘲笑拉起衣裳露出下体的人。

《三国志·贾逵传》就更惨了:逵贫,冬常无袴,过其妻兄柳孚宿,其明无何,著孚袴去。

贾逵太穷了,连袴都没有,这里的袴依旧不是裤子,仍旧是护腿的胫衣,没法子就只能穿大舅子的袴。

此外,如《史记》、《前汉书》、《韩非子》等等大量著作,都曾说明古人只有外衣而没有内衣,外面裹得严严实实,里面确实干干净净,这倒也好,解手方便,办一些事情相对也方便。

当然,这种现象只存在于汉代以前,汉代以后,人们开始穿裤子了。这倒不是更文明了,是因为没有裤子实在不方便。

根据史料记载,荆轲刺秦王失败后,自知难逃一死,于是干脆躺下来,将两条腿高高的撩起,将一挂黑黄相间的不文之物露出来,以此讥讽秦王嬴政不如“diao”。

倘若荆轲穿裤子的话,是没法露出那不文之物的。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文行为,才被秦王下令乱刃分尸、剁为肉糜。嗟乎!要是有裤子,也许荆轲的下场还不至于这么惨。

所以说,裤子穿的紧,下盘才更稳。别没事老脱裤子,容易着凉,也容易得病!

——大狮作品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