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肛门长出“小尾巴”,医生出奇招为其“解脱”
发布时间:2025-02-06 21:00 浏览量:11
近日
我院普外科一病区
成功开展直肠脱Delorme手术
为患者解决困扰他30余年的“小尾巴”
患者王先生,一名直肠脱垂病人,病史有30余年,每次大便时均有肛管脱出,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还纳,内裤上遗留粪渍,便后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为求诊治,遂来至我院普外科一病区。经检查,患者肛门松弛,直肠内可触及成团粘膜,嘱患者做用力排便动作,可见粘膜呈同心圆状脱出,长约4cm,诊断为“II度直肠脱垂”。
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无痛胃肠镜、DR直肠排粪造影、下腹部CT、盆腔CT、男性盆腔磁共振检查及术前血常规、传染病、肝肾功等检验,明确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充分评估患者病情。
李建锋主任组织科室医生进行术前集体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拟为患者行“直肠脱垂德洛姆修补术”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病情平稳,解除了患者多年苦恼。
术前
术前直肠排粪造影
术后
在普外科一病区医护人员的精心诊疗和护理下,住院期间未出现不适症状,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科普时间
什么是Delorme手术?
Delorme手术是一种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适用于直肠脱垂长度在3-4cm(或小于5cm)以内的患者。
具有以下特点:
●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对性功能影响小。
●对复发病例可多次行此手术。
什么是直肠脱垂?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
直肠脱垂在人群中中的发病率约为0.5%,其中女性约为男性的6倍,其特点是发病率不高、治疗相对复杂、易复发等。
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且多数患者存在便秘和肛门失禁等现象。
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儿童直肠脱垂多为黏膜脱垂,通常5岁前可自愈。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并不多见,如直肠反复脱出可导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并有引发直肠溃疡、出血、狭窄和坏死的危险,需手术治疗。
直肠脱垂分型及分度
一型: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黏膜脱垂。表现为直肠黏膜层脱出肛外,脱出物呈半球形,其表面可见以直肠腔为中心的环状的黏膜沟。
二型: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脱垂的直肠呈圆锥形,脱出部可以直肠腔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的黏膜环形沟。
二型根据脱垂程度分为三度:
● Ⅰ度为直肠壶腹内的肠套迭,即隐性直肠脱垂。排粪造影呈伞状阴影。
● Ⅱ度为直肠全层脱垂于肛门外,肛管位置正常,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不伴有肛门失禁。
● Ⅲ度为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及肛管脱出于肛门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有肛门不全性或完全性失禁。
直肠脱垂的原因
1.解剖因素:发育不良幼儿、营养不良患者、年老衰弱者,易出现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小儿骶骨弯曲度小、过直;手术、外伤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或神经等因素都可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直肠易于脱出。
2.腹压增加:如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经常致使腹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3.其他:内痔、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诱发黏膜脱垂。
直肠脱垂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
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黏膜糜烂,破溃后有血液流出。
内脱垂时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等直肠排空障碍一起的症状。栓剂插入肛门协助排便可使排便变得顺畅。部分患者在排便时有下腹和腰骶部胀痛。病程较长者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
检查时患者需下蹲后用力屏气,使直肠脱出。
部分脱垂可见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黏膜皱襞呈放射状;脱出长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指检仅触及两层折叠的黏膜;若为完全性直肠脱垂,表面黏膜有“同心环”皱襞;脱出较长,脱出部分为两层肠壁折叠,触诊较厚;当肛管并未脱垂时,肛门与脱出肠管之间有环状深沟。
直肠脱垂的治疗
对于儿童而言,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5岁以前多能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则以手术治疗为主,且疗效肯定。
手术方式主要分为经会阴入路手术和经腹入路手术。
经腹入路手术包括直肠固定术(直肠补片固定术,直肠直接缝合固定术)和直肠固定联合乙状结肠切除术。
经会阴(经肛)入路手术主要包括Delorme手术(经肛门直肠黏膜袖状切除、肌层折叠缝合术)和Altemeier手术(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目前,直肠脱垂的临床诊治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直肠脱垂患者的术式选择应依据患者一般状况、并存疾病(严重的内科疾病及其他盆底 疾病)、脱垂严重程度、肠管是否嵌顿、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期待值及手术医生的经验等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直肠脱垂的预防与调护
1.及时治疗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疾病,防止腹压增高,婴幼儿尤要注意;
2.避免久行、负重,定时排便,控制排便时间,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3.经常进行提肛训练;
4.一旦确诊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专家简介
李建锋,普外科一病区副主任
主任医师,河南医学会普外科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会委员,郑州市医学会甲状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医师协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郑州市外科专业基地教学主任。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二附院普外科及血管外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普外科疾病及危重症救治,熟练掌握普外科各项临床诊疗技术。尤其擅长腔镜技术。擅长腔镜下甲状腺、腹外疝、胃肠肿瘤、肝胆、肛肠疾病及周围血管等疾病诊治。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