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大渔女系列之红黑裤子湄洲女
发布时间:2025-01-20 22:35 浏览量:14
福建是一个典型的沿海省份。食海鲜,用牡蛎建房子,造海船,崇拜妈祖,无论饮食、建筑,还是信仰,都烙印下了深刻的海洋文化,也因此产生了三大渔女。她们分别是湄洲女、蟳埔女和惠安女。这三个地方的渔女以勤劳和装扮而称奇。她们靠海讨生活,妈祖是她们共同的女神。
妈祖叫天妃或者天后,是海神娘娘,掌管海上航运。渔民每每出海,都要祭拜妈祖,以盼化险为夷,保平安。妈祖原名林默,出生在湄洲岛,她常出入海上救人于风浪,死后被人立庙供奉。
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籍的渔女称为湄洲女。
湄洲女的穿着可以用十三个字总结“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湄洲女的服饰与妈祖息息相关,也被称为“妈祖装”。
据传,妈祖爱穿红色的裤子,在海上救助渔民时,裤子下半截被海水浸湿。远远看去就像是黑色一般,于是就有了湄洲女的红黑裤,穿上这种裤子好似妈祖常伴左右,保佑出海的人能平安归来。
湄洲女子的中式上衣,整体为蓝色,这是大海的颜色。湄洲女子的头发则梳成帆船头。帆船头传说是妈祖设计的,也叫妈祖髻。你可以在湄洲岛上的妈祖庙中梳妆楼找到妈祖髻的原型。
头发与发饰代表了帆船的各个部件。两侧的发髻是船帆,发卡是船桨,顶发盘成船舵;红色的束发绳是缆绳,发间的银钗是船锚。湄洲女用发髻将帆船具象化,表达生活能够一帆风顺。
湄洲妈祖祖庙,始建于987年(北宋雍熙四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也是妈祖文化的起源地。我们通常见到的妈祖都是戴着凤冠的样子,而在这里的梳妆楼中的妈祖,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没有戴凤冠的妈祖像。
妈祖始于湄洲,逐渐影响海内外,妈祖庙也在各地兴建。每年在妈祖诞辰或者升天的日子,湄洲妈祖祖庙会举办妈祖回娘家的祭典。届时各地分灵妈祖庙会捧着神像前来湄洲祖庙,谒祖进香、妈祖巡游以及民俗表演,场面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