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内裤门”事件再上热搜:这一次,不忍了!
发布时间:2025-04-06 21:20 浏览量:4
这两天,胖东来又上热搜了。
但这次不是因为“超市界海底捞”的神级服务,而是一纸冷冰冰的起诉书——他们要把一位吐槽红内裤掉色、过敏的博主告上法庭,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
有人痛心疾首:“良心企业怎么变霸道了?”
也有人力挺:“别让好人寒了心!”
这场因一条红内裤引发的风波,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前后经过:
一名粉丝量100多万的短视频博主在胖东来超市购买了一条红色内裤,使用后声称出现皮肤过敏、严重掉色等问题,认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维权。
该博主质疑胖东来商品质检不合格,要求企业承担责任。
胖东来知晓后,客服第一时间联系该博主,提出全额退款并赠送500元购物卡补偿;
并在48小时内贴出了全套质检报告,证明符合国标。
但顾客不接受,要求进一步赔偿(如医疗费用)。
双方协商未达成一致,后来一段时间该博主继续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维权。
伴随着舆情持续发酵,相关帖文引发大量负面舆论。
最终胖东来以“侵犯名誉权”起诉该博主。
认为博主的指控(如“质量问题导致健康损害”)缺乏证据,且要求删除内容、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
胖东来这些年被捧得太高了。
从“员工委屈奖”到“顾客投诉奖”,它被贴上“中国零售业乌托邦”的标签,甚至有人坐高铁跨省打卡。
但越是完美人设,越经不起一根针的刺破——
这次的红内裤投诉像一盆冰水,把神经拉紧到了极点。
被“神化”的企业,其实活得比谁都累。
有供应商私下感慨:
“他们的质检比监管部门还严,但没人关心这个,大家只想看神像倒塌。”
事件争议点很清晰:
消费者有没有权利吐槽? 当然有。
企业有没有权利起诉? 法律也允许。
真正让胖东来“破防”的,或许是这场博弈的不对等:
网友可以随手转发“黑料”,但企业自证清白需要跑遍检测机构;
一条未经核实的视频能冲上热搜,但后续的质检公示却少有人点开。
一位零售业老板评论:
“现在做企业就像裸奔,谁都能扔石头,但你不能喊疼。”
“这不是欺负人,而是被逼到墙角的自救。”
一位法律博主分析:
“如果放任‘小作文定生死’,以后所有企业都只能跪着做生意。”
网友的愤怒可以理解:
怕维权渠道被堵死,怕大企业“店大欺客”。
但换个角度看:
如果一家常年坚持“不满意就退货”的企业,突然为一条内裤较真,是否恰恰说明他们真的没偷工减料?
如果连胖东来都不敢用法律维权,那些真正卖劣质内裤的商家岂不是更肆无忌惮?
一位老顾客说得中肯:
“我信胖东来不是因为不会犯错,而是他们每次犯错都敢掀开锅盖给你看。”
这场纠纷给我们提了个醒:
对企业:
别怕打破“完美滤镜”,把质检流程、纠纷记录晒在阳光下,比起诉书更有说服力;
对消费者:
合理维权≠网络审判,带着证据说话才能避免误伤;
对看客:
当我们在骂资本“冷血”时,是否也成了流量游戏的推手?
胖东来门店里挂着于东来的手写信:
“把心铺在地上,就不怕人踩。”
但今天的企业光有真心不够,还得学会在满地玻璃碴子里稳稳站着。
或许该给这场“较真”一点掌声——
当所有人都在和稀泥时,敢按规则明辨是非的,才是真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