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教育,第一次家庭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5-03-29 18:59  浏览量:4

儿子快三岁了,近期发现他独立性有了明显增强,对于一些事有自己主见了,在外面也大胆大方了一些。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中对其引导的难度也在上升,夫妻俩与爷爷奶奶在对待孩子的一些细节上存在分歧意见,且在实践中暴露出来,孩子能感受到,并逐步影响其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吃饭、看电视等。

对于特定的个体来说,不同时间段的价值是不同的,有一些时间节点注定就是比其他时间重要——《认知觉醒》一书中把它叫做“元时间”。

是否把握好元时间,会极大影响后续时间,我认为孩子目前就处于他的教育元时间,在其自主意识正式萌芽的初期对其进行引导塑造,远胜后面等到他逐渐定型了再回头纠正。

为了协调各方意见,尝试通过互为说服、互相退步或求同存异等方式,使父母爷奶达成共识,一致对娃,把握好他的元时间,在先与老婆进行沟通商量的基础上,由我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家庭会议。

会议时间是昨晚孩子入睡后,会议地点是餐厅饭桌,参会人员是爷爷、奶奶、老婆和我,会议以问题为导向,开短会,时间控制在了20分钟内。

会议主要就以下5个问题达成共识,并明确执行细节。

#1

关于是否要穿纸尿裤睡觉的问题

孩子日常早已会控尿,但睡觉时还做不到,然而其本身有点抗拒穿纸尿裤了。

这两周,尝试让他不穿纸尿裤睡觉,已经陆续尿床两三次,虽然换了床罩,但毕竟是海绵床垫,他也长大吃肉了,其尿味渐重,严重影响卧室环境。

经讨论,奶奶和老婆各举了一些其他家孩子的例子,发现不穿纸尿裤睡觉因人而异,有些孩子三岁不到就能够在睡觉中主动醒来提出要撒尿,有些四五岁了还要穿纸尿裤睡觉。

鉴于已经实践过知道孩子目前还做不到,又由于孩子睡觉喜欢挪位,无法通过铺护垫的方式来有效预防,且孩子也是讲道理的人——奶奶提到前天中午孩子尿了一泡大的,把自己全身都弄湿后,后面就不再抗拒睡觉穿纸尿裤了——会议决定,后面按睡觉穿纸尿布执行,半年后再视情况调整。

#2

关于吃饭问题

孩子吃饭要喂,而且吃饭不安静,总是满屋跑,有时甚至以看电视为吃饭的条件。

夫妻俩与奶奶在这事上有分歧,奶奶总是心软,拿着饭碗满屋追着孩子喂。

大前天,老婆已经生气地对着吃到一小半又跑客厅玩玩具的孩子说:“不认真在饭桌吃饭就不要吃了,等会饿了也别叫妈妈。”

孩子听看着老婆严肃的语气和神情,可能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犹豫是否要回到饭桌,结果奶奶一句“孩子正在长身体,不能饿着呐”,又捧着饭菜过去喂了。

孩子一看这情景,神情放松下来,又开始自顾自地玩他的玩具,享受奶奶的保姆式服务。

会上,我们对奶奶疼爱孙子的心情表示了理解——我小时候总没见她那么疼我,果然隔代亲——跟她详细解释了这个时间点对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一来,狠狠饿一顿、一天或两天,饿不伤人,饿是为了不饿,挨过饿的人才会更加珍惜吃饭的机会,别看孩子现在瘦,等以后他二三十岁可能嫌他胖都来不及呢。

二来,规矩意识在这个元时间里没建立起来,以后再纠正可能就是事倍功半了,你看村里王大婶以前对她儿子够疼爱得了吧,都出了名的,但最后落得什么下场——她儿子读初中时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可能也是唯一一个敢打母亲的未成年人,这叫有恃无恐。

咱得分得清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

经过耐心委婉输出,奶奶也意识到这样确实不行,会议决定,趁着夏天不冷,孩子以后吃饭必须在饭桌上吃,实行离桌不喂,在桌可喂,但鼓励其自己吃——为幼儿园入园做准备。

#3

关于看电视问题

客观上,住的是小区商品房,空间小,电视在客厅,孩子总能注意到电视机,不像村里都是独栋楼房,空间大,可二楼放电视机,一楼大厅不放,使孩子不容易注意到电视机。

目前的问题在于孩子虽然对电视不是异常感兴趣,但也算比较感兴趣,之前爷爷奶奶为了图省事老是开着电视来喂人,慢慢的孩子都学会把看电视作为吃饭的附加条件了。

而且每天早、中、晚都看,频率不低,虽然每次时间不长,但随着孩子成长,大概率会软磨硬泡延长每次观看时间。

为了控制孩子看电视时间,保护其视力,会议决定,一般情况下,只在早上喂其吃他不太想吃的豆浆时看一下电视。

#4

关于晒太阳问题

老婆的意见是晒太黑不靓仔了,到时又黑又瘦跟个小猴子似的。

爷爷奶奶的意见是小孩多点出去玩是好事,晒晒太阳没问题,还能促进钙吸收。

我的意见是男孩子晒黑点没问题,如果真的天生丽质,以后肯定会白回来的。

这个问题各方虽然无法达成一致共识,但后面互相让步,进行了妥协。

会议决定,孩子太晒时不要带出去,即便出去也尽量去有树荫的地方,可选择早一点或晚一点太阳没那么毒的时间段。

#5

关于一致对娃问题

孩子还小,不懂是非,难分成分,所以我们必须一致地明确地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像之前喂饭,老婆说不要喂了,奶奶又跑去喂,双方存在分歧的情况下会使孩子出现困惑——到底听谁的?

他还小,不知道该听谁的,最后肯定是顺从自己的天性——本质是听自己的,表现形式是听对他有利的那一方,所以他后面自顾自继续玩玩具,选择了有利于自己的奶奶这一方。

这种无形破坏对教育孩子来说最为致命,使父母无法有效引导他逐步建立规则意识,以健康成长——一致对娃是一个值得专门讨论的重要问题。

会上,我们夫妻对爷爷奶奶特别是奶奶在养育孩子方面的辛勤付出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和感恩。

按理说,教育孩子是夫妻俩的事,但由于我俩都是上班族,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跟孩子接触。

按照规律和逻辑,谁干得多谁话事,你这么喜欢说三道四你就自己来干啊,但没办法,事实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们夫妻就是要在参与度不及爷爷奶奶的情况下进行“说三道四”。

但我们希望爷爷奶奶能够理解和体谅这种“说三道四”的初衷和落脚点——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更希望双方出现一些分歧时,爷爷奶奶能够尊重和执行孩子父母的意见。

经过大家平心静气的交流,会议明确了我们夫妻俩对孩子教育决策权的优先级,以及爷爷奶奶对于执行方面的一些表态。

会议决定,父母爷奶四方将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性,以更好教育引导孩子。

抄送:孩子外公、外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