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子穿洗浴中心一次性内裤感染住院,行业卫生隐患再引争议

发布时间:2025-03-27 08:36  浏览量:3

近日,杭州市民杨女士在某洗浴中心消费后,因穿着店内提供的一次性内裤,次日外阴红肿、发热,就医后被诊断为急性外阴炎并伴鹅蛋大小脓肿,需手术引流治疗。事件引发公众对洗浴场所一次性用品卫生标准的担忧,涉事商家回应称“生产手续合法合规”,但拒绝提供内裤生产商资质信息。目前,杨女士已封存涉事产品并向12315投诉​。

事件回顾:从消费到感染仅24小时

3月25日,杨女士在某汤泉足道消费时,使用店内提供的独立包装一次性内裤。次日,其外阴出现红肿、疼痛,伴随低烧。经杭州市某三甲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外阴炎伴脓肿形成。主治医生分析,感染可能与内裤的真菌污染有关​。杨女士要求商家提供产品生产信息未果,目前涉事内裤已封存待检。

行业乱象:一次性内裤卫生隐患频现

今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河南商丘多家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存在严重卫生问题:工人徒手操作、无灭菌流程、劣质包装,甚至用强刺激性去污剂掩盖污渍​​。涉事产品多流向美容院、洗浴中心等场所。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使用涤纶冒充纯棉材质,且省略灭菌环节​。

医学警示:为何一次性内裤易致感染?

1. 材质风险:化纤面料不透气,易滋生霉菌​。

2. 灭菌缺失:未按标准进行环氧乙烷消毒,残留致病菌​。

3. 储存不当:劣质包装或潮湿环境易二次污染​。医生指出,外阴炎与免疫力下降、局部潮湿环境密切相关,建议消费者慎用非正规渠道的一次性用品​​。

消费者如何避坑?专家支招

1. 选择正规品牌:优先购买标注“EO灭菌”“纯棉”且资质齐全的产品。

2. 观察包装细节:合格产品包装应密封完好,无异味、无黄斑​。

3. 自备更安全:敏感体质或免疫力低下者,建议携带自用内裤​。

4. 清洗习惯:若必须使用,可先清水冲洗并晾晒​​。

监管动态:多地启动排查,维权需留证

目前,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律师提醒,消费者应保留消费凭证、医疗记录及涉事产品,以便后续索赔​。虞城县市监局表示,正对辖区企业突击检查,严查卫生不达标行为​。

此次事件暴露出一次性卫生用品的行业监管漏洞。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需提高鉴别能力;商家与生产方更应严守卫生标准,莫让“一次性”成“高风险”代名词。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