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当排长时,一个河南兵借我一条秋裤、10元钱,退伍都没还
发布时间:2025-03-16 23:57 浏览量:2
【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原创文章,拒绝搬运抄袭!】
"借我一条秋裤,十块钱行吗?马上给你买新的还你!"那双焦急的眼睛带着恳求,冬日的北风中,一个河南口音的小战士冻得瑟瑟发抖。我递过去我仅有的备用秋裤和口袋里的十元钱,心想这不过是战友间的小事。那是1998年,我当排长的第一年,没想到这条秋裤和十元钱,竟成了我军旅生涯中一段难以释怀的遗憾。
那年我二十三岁,刚从沈阳军区步兵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吉林某边防团担任排长。初到连队,满腔热血,梦想着带出一支过硬的战斗队伍。冬天的东北,冷得刺骨,温度常常降到零下三十多度,连站岗的哨兵都要每半小时轮换一次,防止冻伤。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我认识了王二虎,一个来自河南商丘农村的新兵。
王二虎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家里条件不好,父亲常年患病,全靠母亲一人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新兵下连那天,我注意到他的行李卷比其他人都小,里面的东西少得可怜。其他战士都带了几件厚实的毛衣、保暖内衣,而他只有队里发的那两套军装和一件褪了色的旧毛衣。
"虎子,你家是种啥庄稼的?"休息时间,我主动找他聊天。
"俺家种小麦和玉米,排长。不过地少,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王二虎腼腆地说,河南口音很重。
连队的老兵们都穿着家里带来的秋裤,毕竟部队发的棉裤虽然暖和,但训练时穿着太笨重。而王二虎每次训练都穿着那条单薄的军裤,在东北的寒风中冻得直哆嗦,但他从不喊一声苦。
记得那是个星期六的下午,武装越野训练刚结束,我正在宿舍整理内务,准备着第二天的政治教育课教案。门口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王二虎站在门口,军姿挺拔,但眼神却有些闪烁。
"报告排长,有事请示!"他立正敬礼,标准的动作显示出这段时间的军事训练已经初见成效。
"进来吧,有啥事?"我放下手中的钢笔。
王二虎进门后,犹豫了一下,声音很低:"排长,能借我一条秋裤和十块钱吗?"他的脸涨得通红,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才说出这句话。
"咋了?出啥事了?"我放下教案,关切地问道。
"家里来信了,俺爹病情加重,住进了县医院。娘说需要交五十块住院费,家里已经借了四十块,还差十块。"他递过来一封皱巴巴的信,"还有,排长,这东北太冷了,俺那条秋裤训练时破了,每次野外拉练都冻得受不了。"
我接过信,上面有些地方被水迹浸湿,字迹模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那封信写在一张发黄的草纸上,歪歪扭扭的字里充满了对儿子的思念和对家庭困境的担忧。
"奶奶的熊,这有啥难的!"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从铁皮柜中取出一条崭新的加厚秋裤和钱包里的十元钱,"拿去吧,这点事咋还这么见外呢?等发了津贴再还我不迟。"
在部队,战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常事,何况我是排长,照顾战士更是应该的。王二虎接过钱和秋裤,眼圈有些发红,嘴唇颤抖着,连声道谢:"谢谢排长,谢谢排长!下月发津贴一定还您!"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转身快步走出了宿舍。
那年的津贴标准很低,每个月只有不到三十元,对于普通战士来说,十元钱几乎是三分之一的月津贴。我知道王二虎不容易,这点钱对他家来说或许是救命钱。
王二虎是个好兵,训练刻苦,工作认真,从不偷懒。记得有次五公里武装越野,他穿着七斤多重的胶底帆布棉鞋,背着十斤重的56式步枪,愣是跑出了全连第一的好成绩。他常说:"俺爹说了,当兵就要当好兵,不给俺们河南人丢脸!"
转眼到了发津贴的日子,那天是每月的15号。连队会计、指导员坐在团部财务室外的走廊里,桌上放着几叠零钱和签字册。战士们排队领津贴,虽然数额不多,但每个人都乐呵呵的,谈论着要买啥零食或者寄钱回家。
我站在一旁监督,看到王二虎领到津贴后,立刻走向邮局窗口,填了一张汇款单。那时候部队有自己的邮政所,方便官兵与家人联系。他把大部分钱都汇了回去,只留下几块钱应急。
当天训练结束,已经是晚上九点多,"熄灯号"即将吹响。我洗完澡回宿舍,发现门口放着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元钱和一张字条:"排长,钱已还上,秋裤下次发被装时还您。谢谢您的帮助。新兵王二虎敬上,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五日。"那认真的字迹和严谨的日期格式,显示出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军营的日子过得紧张而充实。五月,我们连队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要参加军区组织的实兵演习。为期一个月的野外驻训开始了,每天都是十二小时以上的高强度训练。早出晚归,风餐露宿,这是锻炼部队实战能力的关键时刻。
演习期间,王二虎表现突出。有一次夜间行军,天降大雨,山路泥泞,许多战士都吃不消了。可王二虎不仅自己坚持,还背着同乡老乡的装备,一边走一边给大家讲河南的笑话,活跃气氛。我见状,推荐他担任了班长助理,这在新兵中是难得的机会。
"二虎,你小子有当班长的料!"连长拍着他的肩膀,当着全连表扬他。
"谢谢首长信任,俺一定好好干!"王二虎腼腆地回答,但眼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随着时间推移,演习结束回到连队后,我们又投入到了日常训练中。转眼又是一年冬天,新的被装发下来了。每人一套棉衣棉裤,两套秋衣秋裤,按照军需处的规定,统一在被服册上签字领取。我本以为王二虎会来还我秋裤,可他似乎忘了这茬,而我也没放在心上,毕竟那条秋裤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一九九九年春节前夕,团里举行了文艺汇演。各连队都派出代表参加,我们连派出了王二虎表演《说句心里话》的快板书。没想到这个平时话不多的河南小伙子,上了台却口若悬河,那河南方言配着东北快板,逗得全场战士捧腹大笑。节目结束,掌声雷动,连首长们都称赞不已。
第二年春天,连队进行了调整,我被调往营部担任参谋。离开连队前,我和战士们一一道别。王二虎握着我的手,眼中满是不舍:"刘排长,以后有空常回来看看我们啊。没有您的帮助,俺可能早就当不成兵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争取早日入党,当个好班长。有啥困难直接去营部找我!"那一刻,我完全忘了那条秋裤的事,只记得他是我带过的第一批兵中最出色的一个。
在营部,工作性质变了,从直接带兵到处理文书、规划训练、协调后勤,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虽然时常回连队检查工作,但已很少有机会和普通战士深入交流了。只是偶尔听到连队领导提起王二虎已经成为优秀班长,还当上了连队文书,负责整理内务条例和训练计划。
时光飞逝,三年过去了。我已经是营里的作训参谋,负责全营的军事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监督。八一建军节前夕,王二虎所在的连队传来好消息:他被评为全团"五好战士",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我特意去连队参加了他的入党宣誓仪式,看着他庄严宣誓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
那年秋天,他们那批兵要退伍了。老兵退伍是部队的大事,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按照惯例,连队为即将离开的老兵举行了欢送会。会场布置一新,墙上贴着"难忘军营,情系战友"的大红标语,桌上摆着花生、糖果和汽水,虽然简朴,但充满了战友情谊。
我作为曾经的排长,也被邀请参加。欢送会上,政治指导员首先致辞,感谢老兵们为连队建设作出的贡献,希望他们退伍不褪色,到地方上继续发光发热。然后战士们依次发言,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涯,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轮到王二虎时,他站起来,身上的军装已经褪色,但依然挺拔整齐。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哽咽:"首长们,战友们,俺王二虎是个粗人,不会说啥好听的话。这三年,是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感谢部队的培养,感谢首长和战友们的关心..."
他说着说着,突然转向我:"特别要感谢刘排长,在俺最困难的时候,帮了俺大忙。那时候俺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爹病重住院,急需交钱。是刘排长二话不说,借给俺十元钱寄回家,还给了俺一条秋裤。要不是刘排长,俺爹可能..."说到这里,他哽咽了,眼中含着泪水。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那条被我遗忘的秋裤和十元钱。说实话,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早就不记得这事了。但听他这么一说,往事历历在目。
王二虎擦了擦眼角,继续道:"俺爹后来好了,家里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俺本想发津贴就把钱和秋裤还上,钱倒是还了,可秋裤一直没机会还。后来排长调走了,这事就一直放在心里,成了俺的一个遗憾。"
听着他的话,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件事,在他心里竟然记了这么多年。连队的其他战士也都安静下来,听着这个朴实的河南小伙子讲述着那段往事。
我笑着打断他:"行了,大老爷们别这么矫情。那条秋裤就当是我送给你的退伍礼物吧,钱你早就还了,别放在心上。"
欢送会结束后,挥手告别的时刻到了。老兵们背着行囊,依次与留守的战友们拥抱告别。轮到王二虎时,他悄悄拉住我,塞给我一个信封:"排长,这是俺这几年攒的钱,您收下吧。"
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百元钱,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连忙推辞:"这是干啥?那才十块钱,你早就还了。别闹了!"
王二虎固执地说:"不一样的,排长。当初那十块钱寄回家,救了俺父亲的命。要不是您及时帮助,俺父亲可能就..."他声音哽咽,眼中泛着泪光,"俺娘说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年,俺一直想报答您,可一直没机会。现在俺要退伍了,这点心意您必须收下。"
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我知道他是真心实意的。部队养成的这种恩义分明、知恩图报的品质,正是军人精神的可贵之处。我接过信封,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行,我收下了。但你要记住,在部队学到的本事和养成的品质,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等你回到地方安顿好了,记得给连队写信,报报平安。"
他使劲点点头,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保证完成任务!"这是他在部队学会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次在军营里说出这句话。
送老兵的那天,营区的广播里播放着《军人的向往》,悠扬的旋律在营区上空回荡。全连队都去了车站。王二虎和其他退伍老兵一样,换上了地方服装,背着行囊,站在即将启动的列车前。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排长,有机会您来河南做客,尝尝俺家的地瓜面和胡辣汤。河南虽然穷,但俺们的心不穷!"
我笑着点头,目送他登上了开往南方的绿皮火车。车窗里,他们这些曾经的军人不停地挥手,有的已经泣不成声。火车缓缓启动,载着这群"最可爱的人"驶向远方。
回到营区后,我把王二虎给我的一百元钱捐给了连队的困难战士基金。我想,这样做比我自己收下更有意义,也是对王二虎那份心意最好的传承。营区的大喇叭里播放着《送战友》:"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首歌不知送走了多少批老兵,却依然让人泪湿衣襟。
转眼到了2003年春节,我已经是连长了,负责一个步兵连的全面工作。那年的军工号召"发扬革命传统,永葆军人本色",我们连队正忙着准备新一年的军事训练计划。一天,值班员送来一封从河南寄来的信,上面写着"刘连长亲启"。
拆开一看,是王二虎写的。信中说他退伍后回到家乡,通过复员安置政策,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利用在部队学到的机械维修技能,办起了一个小型农机修理厂,专门为周边农民修理拖拉机和收割机,生意不错。他还在信中再次感谢我当年的帮助,说那十元钱和秋裤对他意义非凡,改变了他全家的命运。
"排长,啊不,现在应该叫您连长了。那年您借给俺的十块钱,俺爹用它交了住院费,命保住了。后来俺在部队学了技术,回来后靠修理农机养活了全家。现在俺弟弟也参军了,就在沈阳军区炮兵部队。俺常跟他说,当兵就要像俺当年的排长那样,做个好军人,对得起国家的培养......"
信的最后,他还特意附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王二虎穿着一件蓝色中山装,站在农机修理厂的门前,身旁是他的父母和妻子,怀里还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照片背面写着:"我儿子取名王军,就是希望他长大后也能像排长您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读完信,我陷入了深思。一条秋裤,十元钱,在物质价值上微不足道,但在精神层面却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王二虎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五年,直到退伍都没忘记,退伍后依然惦记着。而我作为施予者,却早已将这事抛在脑后。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连队政治教育课上常说的那句话:"军人的品质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够给予多少。"
军营生活培养的不仅是战士的军事素质,更是他们的品格和情操。王二虎的故事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军官,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战士产生深远影响。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也许就是点亮战士人生道路的一盏明灯。
后来,我曾多次回忆起与王二虎的这段经历,每次想起都倍感温暖。那条没有归还的秋裤和早已还清的十元钱,已然成为我军旅生涯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它们承载的不仅是物质,更是那份纯粹的战友情谊,那份军人特有的责任与担当。
2008年春节,我从吉林老部队调到了北京某机关工作。春节休假时,我带着妻子回老家过年。返程时,特意绕道去了河南商丘,找到了王二虎的农机修理厂。厂子不大,但设备齐全,墙上挂着他在部队获得的"五好战士"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证书,还有我们当年连队的合影,照片角落里写着"一九九八年冬"。
见到我时,他激动得手足无措,连忙招呼妻子准备饭菜,又叫儿子喊来爷爷奶奶。他的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得知我是当年帮助儿子的排长,老人家硬是要给我鞠躬。我连忙扶住老人,心里既感动又不安。
"要不是您借给二虎的那十块钱,老头子我早就不在了。"老人家握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泪水,"那时候住院要交五十块钱,家里东拼西凑了四十块,还差十块。要不是您及时帮忙,我可能就等不到开刀了。"
午饭特别丰盛,有河南特色的胡辣汤、烩面和红烧猪蹄。王二虎不停地给我夹菜,还拿出珍藏多年的"洛阳杜康"酒。席间,他告诉我已经是村委会委员了,负责村里的农机推广工作,正带着乡亲们搞农业机械化。
饭后,他拿出一个精心包装的礼盒,递给我:"排长,这是俺特意为您准备的。"我打开一看,是两条崭新的军绿色秋裤。他腼腆地笑了:"一条是还您的,一条是感谢您的。虽然晚了十年,但这个心愿终于了了。"
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不是因为这两条秋裤有多贵重,而是因为这份十年如一日的记挂和感恩。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能有这样一份纯粹的情谊,实在是难能可贵。
离别时,王二虎和全家人送我们到村口。他五岁的儿子穿着小军装,奶声奶气地给我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王二虎说,儿子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像爸爸一样去当兵,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他指着远处的田野说:"排长,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啊!俺们村已经实现了小麦收割全机械化。明年这时候,您再来,俺带您看看俺们村的新面貌。"我笑着点头,心中满是欣慰。
回到北京后,我把王二虎送的两条秋裤小心地收藏起来。它们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衣物,而是一段珍贵军旅情谊的见证。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继续在军营这片热土上守护和传承,将这份纯粹的信念和情感传递给更多的年轻战士。
在以后的工作中,每当带新兵或下基层时,我都会讲起王二虎的故事,告诉年轻战士们:在军营里,没有小事,一个微小的善举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军营里,没有恩情会被遗忘,因为军人的心中始终铭记着感恩与责任。
如今,我已是一名退役军人,离开了那个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军营。但那段军旅岁月始终铭刻在心。每当冬天到来,看到厚厚的军绿色秋裤时,我就会想起那个来自河南的小战士,想起那条借出去的秋裤和十元钱,想起那份纯粹的军人情谊。
有时候,我会拿出王二虎当年写的信和照片,回忆起在军营中的点点滴滴:响亮的起床号、整齐的军姿、漫天的雪花中坚持的军事训练、篝火旁的拉歌联欢、紧张的实弹射击、连长严厉的批评和温暖的鼓励...这些记忆,构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我的书架上,至今仍摆放着一个旧军用水壶,那是我当年在部队用的。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个艰苦而充实的军旅岁月,想起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口音和习惯,但都怀着同样的热忱和梦想,在青春最美好的年纪,选择了军营这所成长的大学校。
那是一段平凡却珍贵的回忆,教会我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微小的善举,会在他人心中留下多深的印记。而这,也许就是军旅生涯赋予我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社会日新月异,变化巨大,但军人的本色和军营的情谊,却始终如一。每当看到新一代年轻战士们意气风发地走在街头,我都会想起王二虎和那条秋裤、十元钱的故事,想起那个冰天雪地里,我们共同走过的军旅岁月,以及那份穿越时光,永不褪色的战友情谊。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一条秋裤、十元钱,在物质上微不足道,却在情感上价值连城。它们见证了军营里最纯粹的情感,也让我明白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那些刻骨铭心的人和事,那些即使时光流逝也不会褪色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