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裤衩鲜血直流冲进中南海,却指挥了6位副总理调动14万解放军

发布时间:2025-03-20 18:24  浏览量:3

1976年,对中国人而言,是无法从记忆中抹掉的一年,这一年中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令人来不及喘息,而后国运奇迹般扭转使中国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社会的轨道。

而这令国人大悲大喜的一年,有着最令人揪心的一幕,就是发生在7月28日的那场号称“本世纪十大灾难”之一的唐山大地震。

在震后短短几个小时内,一名穿着裤衩,满身血污的男子驱车闯入中南海,指挥了6位副总理,调动了14万解放军,而他却死了14个家人,此人就是唐山地震的第一报名信人,李玉林。

唐山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百万余人口的工业城市,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有着“北方煤都”之称,曾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然而在这场地震中,24余人阵亡,16万余人致残疾,7000余家庭从此消失。

1976年7月27日夜,天气反常的热,多数人在户外纳凉至午夜之后才陆续回屋睡觉,而到了28日凌晨3时42分,突然从地底下爆出强烈的白光,撕破夜空,随之而来的是响彻天地间的轰鸣和大地剧烈颤抖,正在输水的人们顿时被埋在水泥砖瓦之下。

地震发生时, 住在中南海游泳池书房的毛主席, 病情已经特别严重,游泳池的建筑,在余震不断之中,发出嘎嘎吱吱的声响,像是要倒塌,就要断裂似的,比听到临危的病人呻吟还让人伤感,让人惊恐。

在游泳池值班的张耀祠早就赶来,战士们也个个整装待命,这时的毛主席,事实上早已进入特护阶段,整日不能离开医护人员,医疗组不断发出警告,根据毛主席的病情,任何的移动都会对他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经中央领导几次研究,决定将毛主席迁往不久前新建的平房,叫做202号,“202”住所是1974年专门为毛主席修建的房子,是中南海重大战备工程的重中之重,建成验收时,还进行了防原子,防化学,防辐射等检测。

毛主席安排妥当后,中共中央一些核心成员先后来到中南海紫光阁,紧急相商地震情况以及处置办法,从各个方面汇总地震情况,当时最重要的是弄清震源,损失多大,需要中央具体做什么?

此时灾区的人们从突如其来的恐惧中惊醒出来,凄惨的哭喊声,呻吟声,呼救声四起,一些侥幸脱险的人们钻出废墟后,立即去救助那些被砸被埋的亲人,邻居,用自己双手去挖。

在这危难时刻,人们想念着,呼唤着,期盼着党中央毛主席,相信一定会派人来救出他们,而此时李玉林等人出现,将唐山的灾情报告给党中央。

身为开滦煤矿唐山矿工会主席的李玉林惦记着井下1万多工人,这些人全部被埋到井下了,而李玉林在前一晚,因为和矿党委书记在街上聊工作回家睡觉,躲过了一劫,而书记却在地震中遇难。

当时从废墟中爬出来的李玉林,在救出一些邻居后又火速跑到局机关,只见面目苍夷,到处都是房屋倒塌的景象,这时他想到的是,唐山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地震,毛主席,党中央一定想尽快知道情况,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有责任向毛主席,党中央报告灾情。

当时电讯不通,唯一的办法是直接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他与矿武装部的曹国成,机电科的袁庆武,乘上矿山救护车急速驶向北京。

而在这之前,最先将唐山灾情传递出去的是一位解放军报务员吴东亮,当天夜里,一九七师无线电连的吴东亮正在值夜班,地震发生后他以“人在电台”的决心紧抱电台从即将倒塌的报务房中跳出,不顾腰腿部重伤,又四次冲进去抢救出发报用的器材。

他当时想的一定要及时将灾情报告给党中央毛主席,就在吴东亮发出的电波在空中飞向北京的时候,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的唐山市委领导同志也正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向中央汇报。

而李玉林在车上行驶着,路边有人挥手要求运送伤员,李玉林狠心叮嘱驾驶员小崔:“别停下,打电话要紧!”救护车飞快地驶过人群,被甩在身后的人们破口大骂,还捡起地下的石头向车身砸过来。

在郊区,他们被横在路中央的尸体和伤员挡住了去路,伤员央求他们将孩子和伤员送到唐山,李玉林只好跳下车向人们解释道:“这是送信的车,时间很宝贵,党中央早一分钟知道就可以多活不少人!”

李玉林的解释让乡民们渐渐地挪开,让出马路,红色救护车一路闪着红灯向西行驶,一直行驶到北京郊区,李玉林此时决定亲自到中南海向党中央汇报,车继续一路行驶到新华门,新华门的警卫要求他们去国务院报信,到了国务院门口,李玉林发现自知只穿了内裤,鲜血直流,他披上军大衣,登记了身份姓名,便进去中南海。

进入中南海,李玉林进门大声喊道:

“首长啊,唐山全平了!”

接着,他还是哽咽地汇报唐山的情况,病榻上的毛主席听说唐山来了报信的人,不顾医生反对,坚持要听李玉林汇报,李玉林哭着汇报,毛主席哭着听完,此时华国锋激动地说道:

“李玉林同志,你是从唐山来的,最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你说吧,最需要我们干什么?”

李玉林提出自己建议,派出解放军部队救灾,救护队,医疗队,陆海空军全部出动,就这样,李玉林指挥了李先念,陈锡联等六位总理,14万解放军。

三天后,中央把唐山的情况了解清楚了,就写了一个报告,要派华国锋同志去唐山慰问唐山灾区人民,同时要把灾民安置好,这个报告送到毛主席这里,当时毛主席病的连说话也困难,可还是将报告看完了。

毛主席看到报告上,写的是对人员伤亡,房屋损失的估计情况,还有下一步对灾区的安置和派医疗队等一些简要情况,毛主席看完报告后,他忘记自己在病重期间,想到灾区人们竟失声痛哭起来。

随后毛主席指示华国锋,尽快去唐山,代表他慰问灾区人民,一再叮嘱安置好灾民的生活,这也是毛主席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而李玉林回到唐山后,家人已经找不到了,房子全平了,亲人们也不见踪影,李玉林只好擦干眼泪,投入到救灾中,直到半个月后,才得知包括他的妻子,大儿子共有23位亲人失去了生命。

在100多个日日夜夜的并肩战斗中, 子弟兵与灾区人民结下了极其浓厚的鱼水情谊。在抗震救灾过程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北京军区领导多次到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部队。

唐山大地震后,李玉林被唐山人当做英雄,还开展了巡回报告,然而多年后,李玉林从救灾英雄回到普通老百姓岗位上,一直到1994年退休。

2014年,79岁的李玉林因病逝世,唐山人得知后自发为他送行,临终前李玉林感慨道:“我这一辈子活得很值得!”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