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内裤“爆雷”,为何网友直呼“天塌了”

发布时间:2025-03-17 19:51  浏览量:3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未杀菌处理,也未使用标注的“棉”材质。 不少消费者看到表示“瑟瑟发抖”“天塌了”“正穿着一次性内裤”“看完‘裂’开了”。

图源央视财经

如今不少一次性用品已成为年轻一代消费者出差旅游的新选择。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一次性内裤市场规模已超过55亿元。 现在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挑选安全的一次性内裤和其他一次性用品?

某品牌的一次性内裤。

出差、旅游、生理期,逐步扩大的应用场景

​“我每月都会在有活动的时候买十几条一次性内裤,用完就扔,这样就不用泡着凉水洗衣服了。”“00后”女生晓晓说,“已经复购三四年了,所以看到一次性内裤不会杀菌处理的时候,真的心态崩了。” “90后”女生聪聪表示,自己出门旅游只带一次性内裤,玩了一天回到酒店既不用洗衣服,也不用担心晾不干,回到家里也不用清洗积攒的衣物,十分省事。

网友分享的一次性旅游好物。

随着周末游、短途游的兴起,越来越多年轻的消费者选择携带一次性用品出门,不仅会携带一次性内裤,还会购买一次性毛巾、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浴巾、一次性马桶套、一次性浴缸套等用品。 不少消费者表示,这些一次性用品标注的杀菌、卫生等标签令人心安,不再担心火车卧铺、酒店的卫生问题。还有消费者会选择在出差、旅游的目的地购买一次性用品,省去了携带行李的烦恼。 侃财君今日在小红书、淘宝等电商平台搜索一次性内裤,发现“3·15晚会”点名的商家已不在推荐前列。按销量排序,小红书约有十几个商家销量超1万件,淘宝则有30余个商家销量超1万件,单件一次性内裤的销售价格在1元至5元区间。

某电商平台上一次性内裤的商品推荐。

市场规模扩大后,鱼龙混杂的生产乱象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国内线上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达到476.0亿元,同比增长23.9%,市场需求稳步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在快节奏生活中追求更高效、更卫生、更安全生活的表现。一次性用品的即用即扔,不仅让消费者减少了不想投入的劳动时间,也为在出差、在旅游、处于生理期内的消费者提供了情绪价值。如今不少游客将要穿的衣服邮寄到旅游目的地,穿完让京东洗衣邮寄到家,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一次性用品市场不断扩大的背后,也伴随着鱼龙混杂的生产厂家都想来分一杯羹。 根据“3·15晚会”曝光,有商家在工业垃圾中挑选翻新卫生巾、纸尿裤,还有商家雇佣工人徒手制作一次性内裤,以“涤”充“棉”,用强力速干去污剂遮盖污渍,可谓是与包装上的“杀菌消毒”“纯棉”的标注毫不相关。

图源央视财经

侃财君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还有商家售卖的一次性内裤在商品链接上写着美容院、桑拿房、洗浴专用字样。在网友晒出的评价图片中,商品只用透明的塑料袋分装。有标签的一次性内裤可能存在货不对版的情况,标签不齐全的一次性内裤更让人捏了把汗。

简易包装的一次性内裤。

曝光引发反思,如何挑选放心的一次性用品?

​3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3·15晚会曝光问题初步核查处置情况,河南市场监管部门与卫健、公安等部门组成多个执法组,对不灭菌一次性内裤生产企业联合开展现场处置,当晚查获三家涉事企业一次性无菌内裤30余万条、半成品100余万条。同时,连夜下发通知,组织河南省开展全面排查,严防不合格一次性内裤产品流入市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如何挑选令人放心的一次性内裤等一次性用品? 广东的标准或许可提供参考。 根据2022年底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日抛裤》,产品型号规格按GB/T 1335或GB/T 6411的规定选用。外观要求整洁、符合产品固有性状,不应有掉毛等现象,不得有异常气味和异物。花纹图案清晰完整,不得有印花沙眼、印花疵点、破洞等明显缺陷。 卫生标准要认准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看消毒是否达标。 安全技术规范要认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 因此,消费者购买一次性内裤,请仔细对照标签,选择A类或B类产品。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