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莫言因拔了生产队一根萝卜,被父亲用蘸盐水的绳子打

发布时间:2025-03-08 18:08  浏览量:7

1967年,12岁的莫言透过窗户纸的破洞,看到一名男教师正往女教师郑红英的裤腰里塞花生,郑红英“咯咯”地笑的很是开心。但莫言怎么都没想到,一个窥探,竟断送掉自己升中学的机会。而且,这一辍学就是17年!
两个人之间的越距动作透过窗户上这个小小的缝隙,全部落在莫言眼中,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刺眼。
1967年,全国都在经历一场新的运动,这时候不管是有钱人还是读书人都不敢出风头,人人都是夹着尾巴往前走。
莫言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中,他家中有土地,也有耕地的劳动工具,他们不需要给别人干活换取粮食,当然也不用使唤别人干活。
生活在这种家庭中,莫言倒也没有吃过多少苦头,比他生活条件好的人有很多,当然也有比他穷的,他们的立场很是关键。
莫言上的小学是在村镇上,那里的学生家庭条件参差不齐,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都能在一个班里读书。
等他上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开展一场新的运动,彼时的莫言还不知道这场运动代表着什么,看着别人在忙忙碌碌的运动,他也跟在姐姐后面一起参加。
他们胳膊上带的袖套是自己花钱买来的,能得到这个东西也就证明着他在这次运动中不会受到伤害。
小时候的莫言还对自己的新身份感到十分骄傲,虽然他还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学生,但是坐在教室里的感觉却变得不一样了。
袖套是他花钱从学校老师那里买来的,布料是最普通的布料,上面的花纹也没有什么新奇的,而姐姐的袖套是自己买的,不仅比他的便宜,质量还比他的好上许多。
莫言从小脑子就灵敏,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好像买亏了,但这些亏出来的钱最后是到了谁的手中他也不敢说。
其实莫言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件事,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师们身上都有一股炒花生的味道。
那个时候人们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有了花生更是不舍得吃,要么是丢在地里让它开花结果,要么是拉到油坊碾压成油,谁会这么奢侈的炒花生吃呢?
莫言不敢告诉别人这个秘密,他只能偷偷的藏在心底,在一次大课间的时候,莫言想找郑老师问个问题,他刚走到办公室就看到了自己此生都难以忘怀的一幕。
办公室的窗户纸早就破烂不堪,窗户的一角漏出个大洞,莫言趴在这个小洞中悄悄的观看,他看到办公室有几个老师在围着一盘花生米吃的很开心。
而负责教他的郑老师和一个男老师面对面站在一起,郑老师脸上带着很深的笑意,她低头看着男老师把花生塞进自己的裤腰中,两个人之间的亲昵不言而喻。
莫言看到这个场景后,心中的气很快就涌了上来,于是他转身跑回班级里,把这里的事情告诉了其他同学。
在同学们的大肆宣传下,这件事情很快就闹得人尽皆知,郑老师的脸色很不好看,学校也急忙出来平息此事。
最终这件事情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孩子们的恶作剧,没有人长久的铭记这件事情,除了莫言。
等他该上步入初中的时候,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还是这个郑老师,郑老师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她以莫言出身不好的借口拒绝他进入校门。
莫言的家人去学校里多番求情也没能打动她,就这样莫言便离开了学校,进入了人民公社开始劳动,他在亲戚们的帮助下进入了一个工厂做工人,有一份正经的工作在那个时候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在工厂工作了几年之后,莫言心中就开始有了想当兵的想法,他连续好几年报名都没有被选上,直到1976年,莫言成了一个军人,进入部队后他也开始了创作之旅。
莫言的参军道路和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他因为创作有了被提干的机会,因为参军也给他提供了更好的创作平台,虽然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初中的学历来证明自己的本领了,但那两天的事情还是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中,一辈子都无法忘怀。
信息来源:《会唱歌的墙》

外部推荐